摘要:2024年上半年,全球生成式AI市場持續升溫,商業化進程迅猛加速,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商湯集團作為行業領頭羊,憑借領先的大模型基礎設施,快速的模型迭代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深耕多年的多模態能力,突出重圍,實現暴漲。
現在生成式AI,已站在風口之上。
2024年上半年,全球生成式AI市場持續升溫,商業化進程迅猛加速,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商湯集團作為行業領頭羊,憑借領先的大模型基礎設施,快速的模型迭代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深耕多年的多模態能力,突出重圍,實現暴漲。
8月27日,商湯集團發布了2024年中期業績報告。財報顯示,上半年,商湯集團實現營收17.4億元,同比增長21.4%;毛利潤為7.67億元,同比增長18.2%。其營收和毛利潤均實現了雙輪增長,半年報業績創上市以來新高。
這次商湯重回增長軌道,主要得益于生成式AI業務的強勢拉動。今年上半年,商湯集團生成式AI業務實現10.51億元收入,同比大幅增長256%,占公司總收入的比重達到60.4%。從業績可以看出,商湯全面向生成式AI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已階段性達成。
對于生成式AI收入飆漲,商湯集團表示,是受惠于中國市場對大模型和智算服務的強勁需求、“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能力的提升以及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模型調用量增長迅速。
今年上半年,商湯“日日新”大模型整體調用量實現400%的增長,用戶數和用戶平均調用規模均大幅增長。
報告期內,有3000多家行業頭部企業使用商湯的大模型及智算服務,涵蓋三大電信運營商,招商銀行、海通證券等金融機構,京東、小米、金山辦公等頭部互聯網公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學術機構等。目前,“日日新”大模型已深度賦能互聯網、智能硬件、電動汽車、機器人、醫療、金融等各行各業。
IDC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大模型平臺及相關應用市場規模達17.65億元人民幣。其中,商湯大模型平臺及應用以16%的市場份額排名行業第二,智算服務以15.4%的市場份額躋身行業前三。
在大模型方面,今年7月商湯“日日新”發布了5.5版本,對標GPT-4o的實時交互體驗,成為中國第一個多模態的實時交互大模型。
在智算服務方面,截至2024年8月,商湯運營總算力規模已突破20000PetaFLOPS,較今年3月提升約70%,穩居行業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商湯集團的智能汽車業務也在加速變革。今年上半年,商湯集團“絕影”智能汽車業務實現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100%,新增定點車型15個,新增定點車輛數約600萬輛,其中包括大眾MQB、豐田雷克薩斯等海外品牌。
在智能座艙領域,基于日日新多模態大模型、文生圖模型等能力組合,絕影與奧迪、大眾、本田、寶馬、上汽智己、吉利等10余家海內外車廠建立車艙大模型合作,商業化步伐不斷加快。
在波瀾壯闊的生成式AI市場上,商湯集團正處于下一波增長的有利位置。未來,期待商湯集團不懈地革新技術,引領行業邁向通用人工智能時代。
編輯/劉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