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悉,SK-II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下降了34%,主要原因為日本核污水排放影響所致。
1月24日,寶潔集團公布了2024財年第二季度(2023年10月至12月)財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14.41億美元,同比上漲3%;凈利潤為34.93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2%。在經歷了2023財年的負增長之后,2024財年Q2,寶潔集團營收增速扭負為正。
具體到美容版塊,2024財年Q2銷售額38.49億美元,同比增幅僅1%,在寶潔五大業務部門中增速最慢。其中,高端護膚品牌SK-II業績不及預期是關鍵。據悉,SK-II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下降了34%,主要原因為日本核污水排放影響所致。
去年8月,日本開始從福島核電站釋放大量處理過的放射性污水。由于擔心核輻射污染,中國消費者抵制了包括寶潔SK-II在內的日本品牌。
寶潔等公司發表聲明稱,其產品可以安全使用,試圖減輕消費者的擔憂。SK-II官方公眾號當時介紹稱,SK-II“神仙水”的工廠和生產線均位于日本最大湖泊琵琶湖湖畔,也是該品牌產品唯一的水質來源,全球再無其他生產渠道。
“我們可以確認,在日本生產或運往國外的SK-II產品是可以安全使用的。為了保障SK-II產品的安全性,進口到中國的SK-II產品我們都主動地進行了輻射相關的針對性檢測,這些產品已順利通過了輻射相關檢測。”寶潔方面表示。
不可否認,排污入海確實影響了SK-II的銷量。但大中華區銷售額大幅下跌背后,還有其他多重因素。
曾經SK-II憑借一己之力扛起了寶潔整個美容部門的增長,巔峰時期曾連續十五個季度銷售額增速超過20%。但經歷過高速增長后,SK-II開始進入了瓶頸期?,F在除了“神仙水”“小燈泡”“大紅瓶”等大單品外,SK-II沒有新故事可以持續吸引消費者。
與此同時,SK-II還要面臨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的沖擊,以及中國本土護膚品牌的崛起,這對市場份額都有一定影響。
此外,不斷漲價更是讓SK-II越來越賣不動了。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SK-II已經進行了四次提價。在去年2月,漲幅高達12%,為近五年最高。毫無疑問,漲價會對營收和利潤產生積極的作用,但是過猶不及。在消費更為理性的時代,如果品牌漲價幅度過大,消費者肯定會轉而尋找替代品,從而導致銷售額下跌。
護膚品市場瞬息萬變,供需格局快速更迭,不能牢牢把握消費者,只能后浪推前浪。
編輯/李卓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