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份火爆,哈爾濱能守住多久?
元旦假期落幕,全國各大省份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據大數據測算,截止到1月3日,全國旅游人數共1.35億人次,同比增長155.3%,國內旅游經濟再創新高。哈爾濱作為新一代的網紅城市脫穎而出,累計接待游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據統計,哈爾濱的游客大多來自南方,廣袤無垠的冰雪世界讓“南方小土豆”們大開眼界,感嘆:“雪!活了幾十年,終于見到了真正的雪!”
雪景,是北方城市常見的景象,為什么只有哈爾濱,力壓眾多北方城市,成為國內旅游的“黑馬”?
哈爾濱的“戀愛腦”,溫暖“小土豆”的心
“這豆腐腦怎么變成甜的了?”一位喝了一輩子咸豆腐腦的哈爾濱本地人驚呼。為了迎接到來的南方“小土豆”們,哈爾濱化身“舔狗”模式:怕她們吃不慣本地菜,提供南方口味食物;怕她們來回不方便,機場包接包送;怕說話嚇著她們,實現服務人均“夾子音”;怕她們無聊,把鴕鳥拉街上溜溜;晚上她們嫌棄沒有月亮,哈爾濱硬是用無人機拉來了一個“月亮”……一系列的“舔狗”操作,讓哈爾濱被打上“戀愛腦”標簽。
與其說“舔狗”,不如說“溫暖”。哈爾濱關注了異地游客的生活細節,提供給游客情緒價值和情感體驗。這份溫暖,不僅來自于政府,還來自于哈爾濱本地人的人文關懷,東北人的熱情人人皆知,愛心車隊,白狐合照,外地人優先打車等等自發的民間活動層出不窮,時時刻刻溫暖著“南方小土豆”的心。
滿滿的誠意與創新的服務成為了哈爾濱的亮點,單單是這些活動,讓冰天雪地的哈爾濱“火熱”了起來。
北方文化持續輸出,南方消費火力全開
鄂倫春族人表演馴鹿;“非遺”打鐵花;與東北虎的親密“互動”;洗浴中心的“搓澡”等等北方文化在哈爾濱的街頭隨處可見。
發展離不開創新,文旅產業也離不開創新,單純宣傳吃喝玩樂、旅游景點已經讓人乏味,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質量提高時,已經不滿足于去看不一樣的風景,而更希望于了解一種別樣的文化,體驗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單從這一點,哈爾濱就抓住了游客們的心。
“不是北歐去不起,而是東北更有性價比”。他們習慣了南方的四季如春,紛紛“北上”,想一睹東北洗浴中心的“繁華” ,體驗一下圍在篝火旁的“熱烈”,感受一下“炕”與東北大衣的溫度,以及在鋪天蓋地的雪里打滾。
于是,哈爾濱被南方人“入侵”了。數據顯示,南方人果然“土豪”,民宿“一屋難求”,預定量同比增長500%-1000%;哈爾濱機場假期運輸客運量20.5萬人次,同增長97%;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里,異鄉人就貢獻了75%。不僅僅是哈爾濱,哈爾濱市所在省份——黑龍江,2024元旦期間累計接待游客661.9萬人次,同比增長173.7%,高出全國增幅18.4個百分點;旅游收入69.20億元,同比增長364.7%,高出全國增幅164個百分點。
但是,這份火爆,哈爾濱能守住多久?
就淄博來看,在元旦假期內,客流量為13.57萬人次,相比于去年夏天,可以說是不溫不火。淄博主打的熱點便是“燒烤”類的飲食文化,兩個月過去后,人們就吃多了、吃膩了,便會少吃。
哈爾濱的出圈,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哈爾濱走了另一條“情感體驗類”的新路線,冰雪文化節持續時間短,往往不超過三個月。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服務,打動更多的人”,如何“盤活當地特色,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法”都是目前哈爾濱努力的方向。也許在下一個冬天,哈爾濱的冰雪節的火爆場景還會重現。
編輯/李卓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