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MO是真的好?還是智商稅?
距國內兩種母乳低聚糖HMO原料獲批應用已經過去兩個個多月了。HMO的熱度依然居高不下,奶粉品牌爭先恐后,生怕落下了這個競爭新風口。HMO是真的好?還是智商稅?
風靡一時,HMO為何物?
HMO是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的縮寫,中譯為“母乳低聚糖”或“母乳寡糖”[1],在母乳成分中排行第三,僅次于脂肪和乳糖。此次獲批的兩款HMO原料2'-巖藻糖基乳糖(2’FL)和乳糖-N-新四糖(LNnT),都是母乳中含量非常高的HMO種類。不少業內人士表示,HMO的獲批意味著嬰幼兒奶粉行業新一輪的“競爭”開啟。
其實HMO能這么火,的確是因為其強大的營養價值。資料顯示,HMO在母乳活性成分中的占比超過50%,是母乳中乳鐵蛋白含量的近12倍,其中,2’FL是HMO中含量最豐富的[2]。
免疫力方面,HMO(2’-FL)通過抑制細菌入侵,助力寶寶建立自身防御屏障。研究表明,寶寶70%的免疫系統存在于腸道,2’FL能在腸道形成一道自然防御屏障,從而減少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幽門桿菌等對細胞表面的粘附,從而減低細菌入侵的幾率[3]。
腸道健康方面,HMO對嬰幼兒腸道菌群有調節作用,可以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抑制有害菌生長,具有益生元功能但效應強于等量的FOS[4]。
認知發育方面,唾液酸基化的HMO是母乳中唾液酸的主要來源,而唾液酸與神經發育及認知功能有關,有助于促進嬰兒大腦發育[5]。
并且,還有研究結果顯示,HMO有助于減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強化HMO配方奶粉喂養兒的父母報告的患支氣管炎次數顯著少于普通配方粉喂養兒[6]。
雖然我國對HMO成分的審批一直以來非常謹慎,但HMO在國外發展已較為成熟,截至2023年6月1日,美國和歐盟已批準2’-FL、3-FL、LNT、LNnT、3’-SL、6’-SL及混合成分2’-FL/二巖藻糖基乳糖等7種HMO的應用,HMO原料基本都由歐美企業生產和提供,并成了國內嬰配粉行業“卡脖子”的問題。
因此,國內奶粉行業對HMO的研究其實早已蓄力多年,此次獲批便猶如洪水開閘,相關產品信息傾瀉而來。
HMO這么好!羊奶天然含有豐富類HMO?
不僅飛鶴、伊利、君樂寶、蒙牛、合生元等頭部乳企/品牌在積極發布HMO相關科研成果和產品,宜品、佳貝艾特、金瑞優、倍恩喜、多加多等羊乳企業/品牌也在積極搶奪HMO賽道,特別是“羊乳天然含有10倍類HMO”,給羊奶粉“贈送”了大波關注度。
研究顯示,母乳中低聚糖含量為5000-20000mg/L,已確認的HMO種類有超250種[7]。牛乳中的低聚糖含量和種類都較少,牛乳中只含有50多種低聚糖,含量為30-60mg/L。而山羊乳中已發現78種低聚糖,種類數量遠高于牛奶,而且山羊乳中低聚糖的含量為60-350mg/L,羊乳的HMO含量約為牛乳含量的4-10倍。
本來羊奶就有“奶中之王”的稱號,小分子、易吸收、低致敏、天然A2蛋白,含有的營養元素與生物活性物質多達200多種。豐富類HMO更是讓羊奶在品類競爭中如虎添翼。
而且不少羊乳企業還在強化已有優勢,研發科技與天然營養進行深度結合,不斷填補羊奶粉相應品類的市場空白,為新一代消費者提供更多羊奶粉選擇。比如宜品即將推出的宜品蓓康僖兒童羊奶粉和多加多面世的小小菁英兒童奶粉,都額外添加了HMO原料,強化羊奶粉的營養價值。
價值本位,堅持不懈才能長久發展
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都容易在短時間內匯聚大量的關注,有跟風者,有盲從者,對于奶粉行業同樣如此。特別是在嬰配粉高度內卷、新國標注冊“史上最嚴”的當下,剛剛獲批的HMO成為乳企力爭差異化的“香餑餑”,有的乳企甚至想要在這趟賽跑中實現彎道超車。
但回歸奶粉市場競爭的本質,能不能把產品做專、做精、做細、做成品牌標簽,能不能持續發揮產品優勢,沉淀科研優勢,才是縮量競爭時代的立足關鍵。畢竟跟風易,專注難,真正做出成效會更難。
編輯/李卓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