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場巨頭品牌之爭,給代加工行業、供應鏈強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時隔4年,華為與蘋果再一次展開較量。
在過去一個月,華為與蘋果新機的接連上市,為高端手機市場注入新活力。華為Mate 60 Pro當天發售,一個小時全部售空;蘋果官方直營店在iPhone 15系列線下發售的首日,門店同樣人滿為患。 種種跡象表明,市場“渴”高端機已久。相較于中低端手機市場遭遇寒冬,高端機作為為數不多能夠保持暖意的賽道,是手機增量市場的新動力。而這一賽道,也成為華為、蘋果競相角逐的領域。
搶“工”潮
在銷售持續火熱的同時,華為、蘋果卻呈現手機庫存不足,供應略顯疲軟的問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兩大品牌加大產業鏈縱深布局,在生產工廠、代工廠開啟新一輪“招工潮”,持續 增加市場供應。
據悉,東莞松山湖的華為南方工廠在近期大規模招聘,預計招超2000人;蘋果零部件供應商最近也在全力招聘工人來增加產量。為華為、蘋果做代工廠的富士康已經招工超1萬人。
高端手機需求逐漸增加,市場供不應求,華為、蘋果不斷擴展生產線,通過加快生產步伐、搶招熟練工人來進一步開展這場“雙雄爭霸”賽。
在富士康龍華招募培訓中心門口,有不少為東莞華為工廠招工的中介,在主要給蘋果代工的富士康門口“搶人”。同時為更好地“搶人”,薪資上也開啟了新一輪“內卷”。據悉,龍華富士康中為華為手機代工的臨時工薪資高達26元/小時,遠超于蘋果代工的21元/小時。
隨著數以千計的工人涌入富士康和華為南方工廠,可以看到,華為與蘋果之間的角逐,引燃了相關行業熱潮。業內有人士稱,華為將持續生產超千萬臺Mate 60系列,而這龐大的需求,將會惠及勞動者、企業和整個行業。
“雙雄爭霸”,供應鏈被盤活
在招工之外,華為和蘋果之爭也蔓延到整個產業鏈。
受疫情、消費欲望的降低等多重因素影響,手機行業在近幾年陷入低迷期,雖在2021年有短暫的回暖,但依舊呈現不理想狀態,2022年手機行業市場銷售量同比降低14%,打破十年內新低。
手機市場蕭條,手機供應鏈企業的業績同樣不容樂觀。根據數據分析,在31家智能手機供應鏈核心企業中,有18家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有9家企業業績出現虧損狀況。
此次華為、蘋果接連上新,無疑是給手機供應鏈行業一針強心。
在“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手機殼生產商們早就開始了熱火朝天的生產,依據公布的手機模型來提前生產,以期搶占市場份額。
手機供應鏈企業同樣迎來了一場“狂歡”。捷榮技術、華映科技等華為相關產業鏈供應商均有漲幅。華鑾、蘭素科基、飛龍達等多家蘋果中國制造商凈利潤同比上漲超100%。
作為智能手機的巨頭企業,華為與蘋果的新一代巔峰對決,給高端手機市場及其產業鏈帶來了新變化。就目前來看,這場巨頭品牌之爭,給代加工行業、供應鏈強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隨著華為開啟新一輪新品發布會,這場“雙強”角逐將繼續開展,持續惠及相關行業發展。
編輯/司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