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咖啡市場準確找到自身品牌定位,與創新產品,才能走得更遠。
6月5日,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門店數量破萬,趕超星巴克,成為中國首位突破萬店的連鎖咖啡品牌。與此同時,由前瑞幸團隊創建的庫迪咖啡仿照瑞幸的經營模式,步步緊逼。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表示,截至5月中旬,庫迪咖啡門店已超過2500家,預計7月底,門店總數將達5000家。庫迪不計盈虧、快速擴張的打法與早期的瑞幸如出一轍,原因是庫迪核心團隊中有50%來自瑞幸創始團隊。
不計成本,庫迪向瑞幸全面發起進攻
正因為對瑞幸發展了解深刻,庫迪在運營時可以說是完全照搬。除快速擴張外,庫迪還采用聯營模式。不收加盟費,與聯營商利潤分成,還提出設備折舊回收機制,吸引合作商,這也是庫迪快速擴張的底氣。
雖然模仿瑞幸使庫迪在市場迅速占領一席之地,但也面臨諸多后續問題。由于庫迪菜單上的經典咖啡、燕麥系列、生椰系列、小食等產品與瑞幸的生椰拿鐵、厚乳拿鐵等基本沒有差異,同等價位下,相比瑞幸,庫迪并不具有優勢,因此庫迪選擇通過低價和以在抖音發放優惠券的形式吸引顧客。
庫迪的低價營銷短期內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數據顯示,庫迪招收加盟商,雖不收加盟費,但房屋租賃、裝修、人工等費用相加超過40萬。經計算,只有每天做600杯以上咖啡,庫迪門下店鋪才能盈利。
庫迪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擴張,以更低的門檻吸引聯營商。但產品的復刻與模糊的品牌定位,從長遠角度來看,并不能穩固老顧客、吸引新的消費者。
庫迪瘋長,瑞幸遭到沖擊
2022年以來,瑞幸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扭虧為盈。之后瑞幸更加注重產品研發、營銷以及門店精細化運營,在行業中率先推出生椰拿鐵等多種“爆款”單品。
面對庫迪的步步緊逼,瑞幸也開始招募加盟商,擴張門店,達到如今的萬店規模。據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如分析,“年初的時候,瑞幸的加盟政策還是緩慢的,對于加盟的態度也是謹慎的,很多地方它都限制加盟,所以導致有很大一部分加盟商因為加盟不了,退而求其次去加盟了庫迪。但現在,瑞幸發現庫迪把自己未來的增量市場都給透支了。”
與庫迪聯營招商不同,瑞幸以聯營模式為基礎,開啟“帶店加盟”模式,主要面向租賃合同期內正在經營的店鋪,或 自有產權商鋪的投資者。早期瑞幸只在一二線城市直營,經過多年打磨,如今品牌相對成熟,瑞幸轉戰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擴大市場范圍。
自庫迪創建以來,無論是對加盟商的補貼,還是抖音8.8元優惠策略,都對瑞幸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隨著萬店目標的實現,同期瑞幸宣布開啟每周9.9元咖啡“店慶日”活動。相比庫迪短期的低價營銷,瑞幸表示往后9.9元咖啡將成為常態化優惠。
對于中國咖啡市場而言,目前除了瑞幸破萬,規模較大的只有星巴克、蜜雪冰城的幸運咖等。未來咖啡低價成為常態化,庫迪的低價營銷不再具有吸引力。如何在咖啡市場準確找到自身品牌定位,與創新產品,才能走得更遠。
編輯/李卓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