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兩天,“天府可樂破產清算”驟然沖上熱搜,讓眾人以為這個重慶老字號汽水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近兩天,“天府可樂破產清算”驟然沖上熱搜,讓眾人以為這個重慶老字號汽水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不少網友表示惋惜之余,開始涌入淘寶“野性消費”。數據顯示,1月4日,天府可樂天貓旗艦店日銷暴漲17倍,多款商品銷量呈幾何式增長。
破產只是一場烏龍,天府可樂的故事還在繼續。
1月4日,天府可樂發布了“致所有天府朋友們的一封信”,其中澄清:本次破產清算的公司主體為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其作為天府最初注冊的公司,在歷史發展中已完成了它的使命。早在2018年,該公司就已將天府可樂品牌、商標、配方、生產等逐步移交傳承至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因此,本次破產清算并不會影響天府可樂的正常發展。
天府可樂董事長蔣林也透露,接下來天府可樂將立足重慶、面向全國進行布局。目前,公司位于重慶的新廠房已落成投產,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海外工廠也已進入對接洽談步驟。雖然此次破產系誤讀,但其產生的傳播效應確實讓人“艷羨”。
談及天府可樂,90后、00后基本很陌生。公開資料顯示,天府可樂起家于四川成都,在上世紀80年代達到輝煌時期,一度被定為國宴用飲料。當時,天府可樂在全國建有108家聯營廠,年銷量高達20多萬噸,創產值3億多元,利稅超過7000萬。
在配方上,天府可樂用到了川產白芍,加入中草藥成分后使得天府可樂風味變得更加獨特,因此一經上市就被評為“一代名飲” ,輝煌時期占據了中國可樂市場75%的銷售份額。
巨頭籠罩下,黯然退場。
90年代,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洋可樂”進入中國,開始通過并購的方式搶占市場。當時包括天府可樂在內的八大飲料廠中的七家,先后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吞并。1994年,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重慶百事天府公司。在這之后,百事可樂獲得了全國各地的聯營廠與覆蓋全國的銷售渠道,而天府可樂的產量不斷縮減直至停產。
2016年,隨著可樂配方、商標歸屬糾紛塵埃落定,天府可樂迎來“新生”,再次回歸。之后天府可樂的上級企業重慶輕紡控股集團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了新公司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產品也順利投產上架,走向市場。
數據顯示,2021年天府可樂(重慶)飲品公司營收1651.87萬元,凈利潤虧損1832.47萬元;2022年1-5月,營收932.55萬元,凈利潤虧損407.22萬元,業績并不樂觀。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目前中國碳酸飲料市場中,可口可樂的市場份額高達59.5%,百事可樂占據32.7%,行業集中度R2高達92.2%。
想要從巨頭手中,一點點拿回丟失的市場并非易事。借助這次短暫的“翻紅”和情懷營銷,可以讓天府可樂進入公眾視野。但要想徹底“復蘇”,還需做出差異化產品。
編輯/李卓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