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傳推廣各地各高校和用人單位促就業的好經驗好做法,營造全社會支持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日前,福建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3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創新思路舉措,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走訪用人單位、企業累計數不少于200家。
福建要求,各高校要持續深入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校級領導和二級院系領導班子積極走訪用人單位,開展社會人才需求和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研,深化多領域校企合作,爭取更多就業資源和就業機會,各高校走訪用人單位、企業累計數不少于200家。要組織參加“校園招聘月”“就業促進周”“萬企進校園計劃”等供需對接系列活動,積極參與“全國中小企業人才供需對接大會”“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全國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活動,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全面推廣使用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不斷提升就業工作的專業化、數字化水平。要加大創新創業支持力度,在資金、場地等方面向高校畢業生創業者傾斜,提供創業孵化、成果轉化等服務,支持高校畢業生從事新形態就業,切實維護合法權益。
福建明確,要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穩就業作用,完善高質量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各高校要把就業教育和引導作為“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開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等系列活動。要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體系,進一步加強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等各類資源,組織舉辦簡歷制作、求職面試和職業規劃等比賽活動,遴選省級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基地,推進生涯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精準幫扶重點群體就業及健全完善就業反饋機制方面,福建提出,各高校要重點關注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摸清情況,建立幫扶工作臺賬,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要求開展精準幫扶。校級和院系領導班子、專任教師、就業指導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要與困難學生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落實幫扶責任制,要推動“宏志助航計劃”覆蓋更多畢業生,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各高校還要全面推廣使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精心指導高校畢業生(含結業生)按規定及時完成畢業去向登記;要進一步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的有效機制,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查,調查結果作為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參考,作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要引導高校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及時淘汰或更新升級已經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科專業。
此外,福建省還將組織實施“大學生就業創業宣傳月”,宣傳推廣各地各高校和用人單位促就業的好經驗好做法,營造全社會支持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編輯/李卓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