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光善待奔波在路上的人!
這兩天總看到這樣一則視頻:
卡車司機路過家門口的高速,司機鳴笛與守在路邊的孩子互動。
這一幕總能引人動容,視頻也贏得了不少網友的回應。
卡車司機,是很多人年幼時夢想職業,登上高高的駕駛臺,駕馭著動力強勁的鋼鐵巨獸,馳騁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然而,現實稍有點殘酷。作息不定、行蹤不定,一年300多天都在路上,油箱當床、駕駛室當家……這才是他們絕大多數人的日常。
當然,也正是有了他們,躺在沙發上的你才有可能收到快遞;工廠才得以生產與銷售;人們才能感受得到“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1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我國約有2000多萬貨車司機。截至去年11月,國內公路貨運量約占貨運總量的3/4。
顯然,卡車司機是公路貨運貨運系統的核心力量。
01
塔尖上的司機
好友小明,原是一家大型央企員工。
在10年前的企業艱難時期,他選擇了“買斷”。之后的從商經歷并不如意。便在另一位好友的幫助下,買了輛重卡,開啟了卡車司機生涯。
似乎選對了方向,原單位恢復了生機之后,由他承接揚州到浙北的貨物運輸。
近幾年,他一直在路上。對他來說,多跑就會多得,他現在的收入是“買斷”前的近10倍。
但很辛苦。在央企與從商期間的性格棱角,在近幾年的運輸途中被磨得溜光。
首先是辛苦,盡管他常跑的路線并不遠,多在500公里左右,但吃住在車上是家常便飯。最遠跑過一趟昆明,路上的六七天時間,他幾乎都在車上。即使是夜間睡覺也不安神,“油耗子”是絕大多數卡車司機無法睡個安穩覺的原因。
卡車耗油量大、油箱也大,很多不法分子趁司機休息的深夜出沒,偷偷給油箱鑿個口子,上千元的油費就到手了。
受不了密閉車廂里有另一人存在的小明,一直是獨自在車上。為防止被偷油,每隔半小時醒來一次,甚至被逼無奈拿油箱當床。
好在他不常跑出長三角,據他說,在江浙一帶偷油事件不多見。
事實上,小明是卡車司機里的運氣極好的一類人,貨不愁拉,路途也不是太遠,每周還能回家補個好覺吃頓大餐。
絕大多數卡車司機是常年吃住在車上的。數據仍來自《2021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37.3%的被調查者日均工作時長在12小時以上;37.5%的貨車司機每月1天不休,可以休息5天以上的不足三成。
小明,是20%那個塔尖上的人。
02
懸在空中的門檻
卡車司機圈內互稱“卡友”,數據顯示,有超過80%的人卡車司機,“陪伴家人”是他們的奢望,常年在路上的他們不得不抱團。
為了作伴,也為了省下“副手”開支。部分卡友的妻子會選擇跟車,他們被稱為“卡嫂”。除了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有的還負責外聯、內務,幫丈夫聯系貨源,處理人際關系。全方位照顧丈夫的同時,還要惦記家里的孩子子。
卡友張軍開了6年車,有3個孩子,妻子跟車的次數一年也不超過5次,且都是妻子央求才能跟車。張軍認為,“開卡車跑長途太危險了,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沒有妻子幫助的張軍,也非常焦慮。比如,接單。
多數卡友是靠網絡平臺接單,通過起終點找到合適的貨源,和貨主敲定費用、繳納定金,收到提貨位置后,到指定地點拉貨。
稍早前,卡友還負責裝卸貨物,近些年他們也都不攬這樣的活了。一是累,再是動輒出現貨物件數和重量的“扯皮”事件。
張軍開的是13米掛車,能拉30多噸,一般裝一車貨需要四五個裝卸工花1小時。為防止貨物損失,還要蓋篷布,這也是一項耗時耗力的活。
為了安全,貨物的捆扎也很講究,在路上跑也需要長期磨練出的行車經驗。比如,轉彎時貨物慣性偏移、滿載時剎車距離……因此,卡友需要比常人更快的反應能力、精湛的駕駛技術,以及行車期間高度的注意力。
(數源:快手大數據研究院)
想加入卡友行列,至少需要B2駕駛證,而且一年一審。拿證也不容易,B2駕照僅科目二就有16項必考內容,比C照多了10項。
如果想要駕駛掛車,則需在B2駕照的基礎上再考取A2駕照。
有了駕照還不行,卡車司機必須“雙證”齊全。即,除了駕照外,還要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從業資格證》。
03
艱苦得來的高薪
駕駛技術要求高、作息時間嚴重不規律,還要爬上爬下整理貨物,因此卡友圈女性比較極小。
來自快手平臺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卡友創作者中,男性占比超過了95%,女性僅有不足5%。年齡范圍覆蓋了60后到00后,其中,80后是卡友中的大多數。
(從業年齡與地域分布|數源:快手大數據研究院)
卡車駕駛有個硬性規定,到了60周歲駕駛證就會降級到C本,只能開小車。
地域上,卡友遍布大江南北,河北、山東和遼寧是卡友最集中的地區。《2021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8成以上的卡友為農村戶籍,初中及以下學歷占比近7成。
與五年前相比,卡友年齡分布情況明顯向中老年齡段上移,后備力量不足,卡車司機的整體數量也有所下降。
(卡友薪酬分布|數源:快手大數據研究院)
仍據此報告,在收入方面,57.5%的卡友月均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間,32.7%的卡友月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62.9%的卡友對目前收入不滿意。
此外,超70%的卡友為自己打工,即,自購卡車拉貨。大部分自購卡友有車貸在身,還貸時長一般為兩年。
前述中的張軍駕駛的就是貸款購買的半掛車,車頭加掛車月供17500元,家里自有小車月供3000元,每月還貸總額高達20500元。
“一個月不掙3萬塊,就包不住當月開銷。”他說。
小明大約在兩年前,還清了車貸,對他來說,刨除吃喝、修車換胎,剩下的都是利潤。與眾多對薪資待遇不滿的卡友相比,小明的生活是奮斗的方向。
04
排遣孤獨的圈子
盡管卡友們都在羨慕小明,可他身邊的旁觀者卻不這么認為。
“與以前生龍活虎的狀態相比,小明明顯蒼桑了不少。”小明的好友長保說,常在路上跑,精神又需要高度集中,盡管掙得多,小明為這筆錢付出了比以往更大的身心成本。
公安部交管局在2016年發布了一則數據,全國貨車責任道路交通事故占汽車責任事故總量的30.5%,遠高于貨車占汽車總量的比例。
連續高強度開車,除了事故風險,還有各種職業病。
據調查,86.5%的卡友患有胃病、頸椎病、高血壓等職業病,還存在長期憋尿、飲水少引起的腎功能衰退、作息不規律導致的身體素質下降等問題。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沈原曾長期關注過卡友群友,在其發布的《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中提到,卡車司機這種原子化、高流動性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勞動過程中,使他們高度依賴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并借此構建起“虛擬團結”型的群體認同。
現在,全國有數不清的“卡友群”,他們通過這些平臺,在行車途中排除孤獨與苦悶,尋找貨運信息與彼時關愛。
小明說,他剛剛入行的時候,“卡友群”給予了他很大幫助。跑車途中不認識路、空車回程尋找貨源,大多是通過“群”實現的。
雖然工作辛苦,但卡友們也樂于分享見聞、資訊與風景,在這個小圈子消解孤獨漫長的職業旅程。
編輯/趙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