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花光了錢,有人專盯著副業焦慮中的你!
摘要:別輕信那些包教包會月入幾萬的理財課程,他們才是反詐APP重點關注的對象。
悲喜交加的春節終于過去了。喜的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悲的是,剛拿的年終獎,回了趟老家,終于花光了。
有同事就算了筆賬,他的春節假期就花了小兩萬。
新的一年開始了,還是那句老句話:什么都不重要,搞錢最重要。
最懂你焦慮的,仍然是網絡。近期,公眾號、抖音、知乎、咸魚等平臺上,從年前就開始釋放各類文章,什么「教你玩轉抖音,月入十萬不是夢」「零基礎30天PS從入門到大神」等等看得人心癢癢。
打開朋友圈你會發現,昔日同學、身邊的同事也開始搞「副業」了,做代購的、自媒體的、賣貨的、平面設計等等五花八門的項目,看上去真的賺到錢了。
副業剛需
為什么別人花了主業幾分之一的時間就能輕松月入過萬,而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的自己每個月到賬的工資只有「五千八」?加上年終獎也不一定能“安心”的過個年。
年輕人不甘碌碌無為,老師、醫生護士、公務員等看似光鮮的“鐵飯碗”也無法緩解內心的焦慮。帶著對成功和金錢的渴望,年輕人們開始轉戰副業,希望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多一份選擇,或許這多走的一條路就能收獲成功也說不定,于是副業成了剛需。
大家伙見面的問候語從「最近過得怎么樣」變成了「有沒有什么靠譜的副業推薦」?
沒辦法,大家都在“卷”,站在原地就會被落下。誰也不想過年走親戚的時候聽到七大姑八大姨在背后碎嘴。
火了培訓
可副業也不是誰都能做的。時間、經驗、資金等等一系列問題讓人一籌莫展,這個時候「副業培訓課」出現了。
「副業焦慮者」不知道能做什么就跟風瞎選,不知道怎么入門就開始瞎報課程。這正好合了「賣課人」的意,一大批「不知名專家」開課了,「干貨」「灰產」「在家月入過萬」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做著副業賺錢夢的人。
有需求就有供給,副業培訓市場就這么轟轟烈烈的發展起來了。就像加利福尼亞出現金礦時一樣,掘金的人太多,最后賣水的賺得盆滿缽滿。
互聯網上這種培訓課隨處可見,「0成本 聲音也能賺錢」「花1元讓你靠‘寫作副業’月入過萬」「19.9運營課程」「198終身代理」等等,看上去既不用花費過多精力也不用太多的錢,曙光就在眼前,讓人很難不心動。
但是當你成了那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中的一員之后,你會發現這些「高薪項目」并不好做,那些培訓課的老師也不是在靠他們交給你的知識技能賺錢,他們的收入來自「韭菜」。
也不怪鐮刀太多,實在是副業焦慮太值錢。特別是像運營、理財、平面設計等技能類副業,打著“零基礎實現月入過萬的旗號”,外行人很容易被宰。
好路咋走?
雖說副業課程難上,擁有一個好的副業概率還是很大的,如果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加上自身的努力,獲得成功的案例也不少。
抖音有一個ID名為“熱心主播楊美麗”的博主,之前是一名電視臺的新聞主持人,在經營短視頻賬號之后收獲大量粉絲,辭職成為一名專業美妝博主。從他們的粉絲以及視頻播放量來看,她是成功的。
從美妝技術的提升到視頻拍攝、剪輯再到賬號的運營,大數據時代,我們完全可以檢索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和信息提升自己,像這樣一步一步積累經驗,從基礎學起,錢包鼓起來是遲早的事。
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通過副業暴富那是神話。若有一份穩定的副業,也該好好對待,比如,業余時間兼職送餐、下班后跑個網約車、空閑上門修修家電……這樣的副業也是一種修為。
可別輕信那些包教包會月入幾萬的理財課程,他們才是反詐APP重點關注的對象。
編輯/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