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德綱老師說,內行要是和外行去辯論,那就太外行了!
10月以來,司馬先生連續發視頻炮轟聯想,指其存在研發投入比過低、賤賣國有資本、疑似金融帝國等問題。
針對此事,網上也熱議不斷,有人認為司馬先生的目的是煽動民眾的仇富情緒,借機打造個人IP;也有人認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聯想確實存在司馬先生指出的那些問題。
耐人尋味的是,盡管已有主流媒體為聯想發聲,但絕大多數網文仍對聯想和柳楊二人喊打喊查,似乎有化不開的深仇大恨。
在繁忙的擺攤之余,最近一直未太關注此類事件。偶有耳聞,也覺得,像司馬南這樣的人,聯想看他一眼,都算輸。
但是今天看到有個不小的媒體平臺發布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聯想無疑擁有極為專業的法務團隊,但是至今都沒有站出來公開回應司馬南”。
看到這,然叔耳旁不禁響起郭德綱在相聲舞臺上的那句話:你算個六啊!
據說,司馬本姓于。他應該特別感謝假氣功,以及各路大家一眼就能看穿而沒人站出來戳穿的偽大師。
在那個假大師頻頻出世的日子里,司馬先生配合央視做了幾期節目后,火了。
之后,他以“打假者”自居。他打的假不是商品,是精心選擇之后的人。所以王海進去了,他出頭了。
自從假大師在公眾眼里不再神秘之后,司馬先生沉寂了。顯然,他心有不甘,開始精心選擇熱點話題進行點評。
不疼不癢的話題點評,始終沒讓司馬先生火過上世紀90年代。倒是關于“移民”的話題引起了一陣熱議。彼時,有人拍到司馬先生在遙遠的西方被電梯夾破了腦袋。隨后,網上針對他移民的話題挺火。
司馬先生口口聲聲說自己并沒有,經常提到自己的住址是北京市南鑼鼓巷8號。如今,網友已經踢爆,這個地址其實是個公廁。
在司馬先生曾說“我眼里揉不進沙子”,這句話的正常人理解是,我從不撒謊。
在最近接連幾出的視頻里,司馬先生宣稱被柳傳志姿色撩人的秘書“召見”,然后,又有人踢爆說,那張秘書照片,是用P圖軟件炮制的。
他說民營企業的稅收不如一個中石化,卻在引用數據時,故意引用2013年的陳年舊賬。2020年的數據是,僅民營企業500強,納稅金額就高達13000多億元,而被司馬先生熱捧的中石化是2000多億元。
他說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數據很容易查到,轉制之后,中科院向聯想投了20萬元。從股權轉讓、分紅、市值三方面合計,中科院30多年合計回報大約200億左右。
國有資產要都能以這樣的方式對流,那簡直太好了。
也就近兩年,輿論才開始對企業界不那么友好,而且愈演愈烈。
包括華為在內的幾乎所有知名企業,都曾經或正在經歷不友好,甚至仇視的對待。不久前,那家互聯網大廠因“性侵”一度坐上了熱鍋,哪怕案情尚未查明,網絡上針對這家公司攻擊就已鋪天蓋地,其中最強的聲音直接將性侵上升到公司制度層面,說“企業文化縱容了性侵的發生”。相當駭人。
面對類似撒潑式的污蔑,以及盛行的戾氣,那家大廠連還一句嘴都是錯上加錯。何況,無法反擊。你無法去論證“20年沉淀下來的企業文化”是如何不放縱性侵的。
郭德綱老師說,內行要是和外行去辯論,那就太外行了!
企業,應不應該被批評?當然應該,而且需要更多的批評。
愛吃雞翅的同事鯨落說,她想吃雞翅時最常去肯德基,原因是他家可以隨時被批評。這是一個樸素的真理:陽光之下,隱影無處藏身。
但批評應該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不是為批而批。
這一輪對聯想的抨擊,始于某公眾號在聯想集團申報科創板前后,對柳楊等高管的高薪質疑,以及對聯想控股2009年將29%股權轉讓給泛海集團、“涉嫌國有資產流失”的質疑。
到了11月,幾乎一樣的內容又被司馬先生以視頻形式公開講述,發酵成連續的拷問。
恰如前文,這些質疑,確實不是憑空而起,卻充滿了似是而非。
正是這些“似是而非”,讓網絡像極了腌菜的酵缸,這個發端于中關村的世界著名品牌就在其中沉浮。
經歷過上世紀八九年代的人們,很難想像今年對一個充分競爭行業里,排名世界第一的公司及其創始人能夠如此的冷嘲熱諷,喊打喊查。
曾經對工商業充分包容的社會環境哪去了?
編輯/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