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名奶茶品牌蜜雪冰城最近在互聯網上的身影有些活躍。
知名奶茶品牌蜜雪冰城最近在互聯網上的身影有些活躍。
先是被傳即將敲鐘上市,成為登陸A股市場的“奶茶第一股”;之后又被曝出旗下的三家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繼而宣布責令整改。
一面是資本市場對這家草根奶茶巨頭的上市評價褒貶不一,一面是消費大眾對品牌經營丑聞的態度零容忍……樹大招風或是如此,目前全球門店已超過1.5萬家,規模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蜜雪冰城,著實正在經歷一輪輿論的考驗。
(圖片來源于網絡)
估值超200億,融資消息不斷。
作為中國首個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的茶飲品牌,蜜雪冰城在融資方面的動作持續受到關注。
早在2020年的10月份,就有媒體報道稱蜜雪冰城正計劃向龍珠資本和高領融資10至20億元,但不久即被證偽。
直到2021年年初,蜜雪冰城正式披露完成了首輪20億融資。該筆融資由此前傳聞的高領、龍珠資本領投,雙方分別出資10億。首輪融資完成后,蜜雪冰城的估值已達到200億元。
同作為茶飲賽道獲得融資的領跑選手,喜茶和奈雪的茶紛紛先于蜜雪冰城完成了C輪融資。天眼查數據顯示,奈雪的茶在今年年初完成C輪融資后,估值接近20億美元(約130億人民幣);而喜茶在去年3月經歷C輪融資后估值已超過160億元。
與喜茶、奈雪的茶等進軍一二線城市的高端茶飲品牌不同,蜜雪冰城以相對“親民”的價格主攻下沉市場。那么,均價僅6元的蜜雪冰城,是如何做到市場估值超過200億的呢?
草根奶茶神話,低利潤擴張。
雖說即將上市的蜜雪冰城現在已被提前冠上了“奶茶第一股”的美譽,但因多年以來秉持著廉價銷售的模式,蜜雪冰城也一直被標簽為“草根”、“平價”、“奶茶界拼多多”。
在利潤策略上,蜜雪冰城選擇走差異化低價擴張的道路。相較于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60%至65%的毛利,蜜雪冰城則將毛利壓低到50%~55%。
在蜜雪冰城,產品的均價在2元到6元之間。最低原味冰淇凌只賣2元,而奶茶、鮮果茶的價格也多在4元或6元。去除各項成本,其盈利的空間大多來自薄利多銷。
除了以廣為人知的“親民”價格刺激銷量,蜜雪冰城還通過完善供應鏈降低成本價格。
鮮少有人注意到的是,蜜雪冰城是國內較早自建供應鏈的企業之一。事實上,蜜雪冰城不僅建立了獨立的研發中心和中央工廠,實現了核心原料的自產;而且還擁有倉儲物流中心,開創了全國飲品行業品牌物料免費運送的先河。
完善的供應鏈得以使蜜雪冰城將原材料成本壓至更低。在高銷量和低成本的雙重效力下的影響下,毛利率較低的蜜雪冰城,凈利潤卻很可觀。由此可見,發跡于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市場估值一舉超過高端茶飲品牌,倒也不足為奇。
上市鐘聲即將敲響,如何突圍規模困局?
蜜雪冰城的上市籌備據悉已進入最后的階段。目前,蜜雪冰城正通過不斷更新優惠政策和推出爆款產品來增強客戶粘性,開拓潛力市場。
對于蜜雪冰城來說,不靠加盟費和賣產品掙錢,而是憑借原物料及供應鏈盈利,鑒于此,規模擴張尤為重要。
然而,隨著茶飲賽道的競爭愈加激烈,其他的大型連鎖品牌也在快速擴張,并逐漸擠占下沉市場。
此種境況下,茶飲市場的距離飽和還有多遠?當1.5萬家門店落戶于國內的31個省市和海外的多個國家,想要再找到一個適合開店的新址已然不易。
從蜜雪冰城發展的理念來看,未來要堅持自主創新和質量為本,致力于成為受到世人尊重的企業。誠然如此,囿于規模擴張的窘境,想要在茶飲賽道取得一席之地,首要的是以創新和質量為安身之本。
因上市和食品安全問題正接受輿論檢視的蜜雪冰城,期待早日明白這一商業邏輯。
編輯/袁辛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