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車用芯片短缺不僅僅是因為汽車市場需求的變化,更是因為全球各行業加速智能化發展以及消費電子的市場變化。
流年不利,傳統汽車行業似乎最近一年顯得格外倒霉,疫情的影響依然在持續發酵。先是去年年初市場萎靡,銷量大跌;之后好不容易迎來汽車市場復蘇,隔壁翻身崛起的造車新勢力卻開始成為資本市場的紅人,在全球各地持續不斷地搶奪份額,交付量接連增加;如今,這些汽車廠商又陷入新的困境。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包括大眾、豐田、本田、福特、日產、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全球眾多的汽車廠商,均面臨著芯片短缺的問題,范圍波及廣泛。為了避免額外損失,部分汽車廠商不得不削減產量,甚至停止生產,以降低工廠運行的成本。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車用芯片的短缺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一方面,去年年初的時候,全球疫情形勢嚴峻,芯片產能的主要供應地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確保工作人員安全,大量工廠陷入關閉停產狀態,產能自然也隨之下降。
另一方面,芯片處于產業鏈上游,很多時候是根據下游產業需求來擴大或減少產能的。年初汽車需求萎靡,全球多家汽車廠商銷量大幅度下滑,對芯片的需求也就相應減少。缺乏訂單的支持,上游的芯片制造商也會出于成本的考慮,主動降低產能。
誰也沒想到,年初被壓制的汽車需求,會在下半年徹底反彈爆發,將一眾車企和芯片供應商打了個措手不及。芯片不是說生產就能生產的,大部分芯片都是提前排期,按計劃來生產。這種集中爆發式的需求,芯片商們也難以滿足。
值得注意的是,車用芯片短缺不僅僅是因為汽車市場需求的變化,更是因為全球各行業加速智能化發展以及消費電子的市場變化。
尤其是華為遭遇芯片斷供危機的事件,對整個芯片行業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斷供前,華為不惜投入大量資金搶奪芯片產能,以此來拉高庫存,維持短時間內的生存;而斷供后,華為的競爭對手們,小米、OV、蘋果等手機廠商爭奪空出的市場,也會提供大量芯片訂單,搶占芯片產能。
相較于車用芯片訂單,智能手機芯片的訂單份額更大,利潤更多,如何選擇不言而喻。在一段時間內,芯片制造商們的芯片產能有限。有半導體產業人士分析,車用芯片缺貨狀態可能會持續1年,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廠商們暫時要安穩許多,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以特斯拉為例,雖然一直保持著銷量增長的態勢,但總體銷量還是遠小于傳統車企,芯片庫存壓力不大。而且,面對全球車企的缺芯困局,特斯拉早有未雨綢繆的計劃,以確保自身芯片供應的穩定。據悉,特斯拉正在與三星合作研發一款5nm芯片,將用于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希望借此,來保持在自動駕駛芯片領域的技術領先。
編輯/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