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粉的碗一端上桌,首先撞入眼簾的是鮮亮的紅油底湯、碧綠的青菜、金黃的豆皮和潔白如玉的細粉,飄入鼻中的是一股揮之不去的酸爽臭味。
迫不及待地伸出雙筷,將細細的圓粉輕輕一挑,“嗖”的一聲,幾根晶瑩透亮的粉混著鮮美湯汁便被嗦入了口中,舌尖上的鮮、酸、爽、燙、辣俱全。暢快淋漓地嗦完了粉,又風卷殘云地消滅了酸筍、豆皮、花生、木耳絲和黃花菜,味道獨特至魔幻的底湯也被喝得點滴不剩。聞著臭吃著香,便是網紅小吃螺螄粉最顯著的特征。
螺螄粉這個源于80年代的柳州大眾小吃,因在《舌尖上的味道》中亮相了短短10秒鐘,而引起了關注。在柳州嗦粉是當地人的日常,出門在外的柳州人回到家鄉,如果不先嗦一碗正宗的螺螄粉,便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回家。
大約從幾年前開始,全國很多城市出現了柳州風味的螺螄粉店。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螺螄粉這一風味小吃迅速躥紅,嘗過而又喜歡螺螄粉的吃一想二,欲罷不能。沒嘗過的對這種獨特乃至魔幻的味道好奇心爆棚。伴隨著中國越來越成熟的電商和物流,好奇心轉化成了購買力,袋裝螺螄粉風靡大江南北,柳州螺螄粉店也是遍布全國。螺螄粉跨越千山萬水,征服了吃貨們的味蕾。無論你身處東北的哈爾濱,還是西北的烏魯木齊,南方柳州螺螄粉濃郁的“酸臭”風味都能與你萬里相逢。
“上癮”是螺螄粉的一大特點,其愛好者往往會反復購買。與沙縣小食、蘭州拉面等地方特色美食不同,柳州螺螄粉的“網紅特質”更為顯著,集新鮮性、話題性、個性于一身,正中年輕人的消費靶心。
對酷愛螺螄粉的粉迷而言,沒有什么是一碗螺螄粉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碗。
據統計,截止去年一季度,全國螺螄粉線下店面數近8000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甚至香港、臺灣、美國也有螺螄粉門店。各大電商平臺銷售袋裝螺螄粉的線上網店數量總和已經突破了1萬家,袋裝螺螄粉行業的年營業額已超過30億元。
螺螄粉熱在中國越來越火,喜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嗦粉”二字成為了時尚名詞。順應這一趨勢,火鍋餐飲巨頭海底撈率先在其網店推出了螺螄粉;去年10月,休閑零食巨頭三只松鼠在其天貓旗艦店上架了螺螄粉;另一家休閑零食頭部企業良品鋪子則在其店鋪上架了一款自熱螺螄粉;疫情爆發后,百草味也推出了螺螄粉。
今年中秋節,“螺螄粉月餅”火遍全網,1萬個禮盒,4個月餅加2包螺螄粉/盒,128元/盒 ,9月初上線,僅13天全部售完。據嘗過的人形容了這種月餅的味道:“酸里帶咸、咸里帶著辣、辣里帶著甜……”一口月餅,嘗遍百味。夸克大數據顯示,8月以來,螺螄粉月餅的搜索量已超過曾經的“網紅”五仁月餅,成為中秋熱搜第一。不僅如此,螺螄粉味月餅在淘寶的搜索量也同比大漲700%。
螺螄粉的火爆引得洋快餐肯德基也前來“蹭粉”。據悉,螺螄粉系列將從今年10月26日起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3個城市部分KFC餐廳上市售賣。
近日,柳州市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柳州市經濟運行情況,其中全市螺螄粉產量增長超過600%,達616.9%。
柳州商務局的另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螺獅粉產值已突破49.8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將達90億元。
螺螄粉成為了柳州的美食符號,小小一碗螺螄粉寄托著柳州大大的“野心”:柳州螺螄粉不僅要風靡中國,還要走向全球。
2018年柳州螺螄粉出口9批次共計29.295噸,貨值11.5474萬美元,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國家。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多國限制豬肉和豬肉制品進口,而螺螄粉的湯恰恰是由豬骨和螺螄配以十余種天然香料熬制而成的。被殃及的螺螄粉銷量大跌,2019年1-8月僅出口1批次0.48萬美元。對此,螺螄粉企業積極改進生產工藝,用牛骨替代豬骨來熬制湯料,使螺螄粉重新打入了歐美市場,擴大了消費者群體。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柳州螺螄粉銷量暴漲。據廣西日報報道,1-4月,柳州螺螄粉已有10批次出口,出口額達31.1萬美元,較去年全年增長141.68%。
目前,柳州多家獲得出口食品備案的螺螄粉企業都接到外貿訂單,正在與海關對接相關出口事宜。正在申請國家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柳州螺螄粉,也正在走向世界。
螺螄粉火了,然而飲食百味,眾口難調。喜歡它的人嗦得不亦樂乎,一日不嗦,便感覺人生不夠圓滿。怕它的人,聽之色變,聞之捂鼻疾走,感覺臭到懷疑人生。螺螄粉造成的這種撕裂使其似乎成了永久的互懟話題,因而常常喜提熱搜,或許就是螺螄粉所深具的獨特魔力吧。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