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疫情的穩定控制,國內的經濟商旅等情況基本已經全面復蘇,全國各大主要城市機場開始逐步恢復正常運營狀態。在一眾中西部城市里,成都的表現堪稱亮眼。
隨著疫情的穩定控制,國內的經濟商旅等情況基本已經全面復蘇。一個地區的經濟復蘇情況,往往也會反映在這個地區的交通狀況中。航空交通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也出現明顯回暖的跡象,全國各大主要城市機場開始逐步恢復正常運營狀態。
前不久,飛友科技發布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空運力情況,數據包括1-8月前十大機場吞吐量,分別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
其中,廣州以2432.61萬人次的旅客總吞吐量和461.04萬人次的8月份單月旅客吞吐量,牢牢地占據著榜首的位置。深圳則以2196.74萬人次的旅客總吞吐量和399.89萬人次的單月旅客吞吐量,位列榜單第三的位置。
相對來說,北京首都機場和上海浦東、虹橋兩座機場,旅客吞吐量幾乎排在十強的倒數幾位,也就比杭州略好一點。不過如果上海把兩座機場加起來,上海全市的旅客吞吐量將遠超廣州,實力還是一如既往的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眾中西部城市里,成都的表現堪稱亮眼。作為中西部省份的老大,成都在以往的正常年份里,基本處于全國旅客吞吐量第四,僅次于北上廣。
而此次疫情的影響下,成都的客流量下滑幅度卻遠沒有北上廣那么嚴重,保持著相當強的韌性。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這與城市機場的客流結構有著很大關系。北上廣深屬于國內的超一線城市,都是國際大都市,承接了大量的國際旅客。深圳囿于體量較小,國際航班相對較少,客流量也較小。北上廣體量巨大,擁有全國最多的國際航班,常年包攬前三。
而疫情問題導致了大量航線停飛,上半年的國際航班更是一度接近中斷,對北上廣的影響也尤為嚴重。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商業旅游行業也在慢慢復蘇。然而人們遇到了一個尷尬的問題,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往年,中國人一到旅游旺季就全球到處飛,出國旅行非常普遍,現在卻無處可去。
恰好,國家推動經濟內循環戰略,飛不了國外,在國內旅游也不錯。祖國河山大好,值得我們出去走走。作為中西部最負盛名的網紅都市,旅客們自然而然地將旅游需求轉移到了成都。
事實上,今年3~6月份,成都的機場吞吐量曾連續4個月排名全國第一,一度成為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直到7月份,疫情影響進一步縮小,廣州經濟復蘇加快腳步才一躍反超成都。
單從城市機場復蘇情況來看,同為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到現在依舊沒有調整過來。反而成都的出色表現,昭示著這座城市充滿活力的經濟結構,有著出乎意料的發展韌性。小編認為這樣的結果實在是令人感到驚訝,對此你有什么想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