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軍稱,小米今年在科研投入超過100億,是科創板所有上市公司研發成本總和的一半。
9月17日上午,2020中關村論壇于北京正式開幕,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出席論壇并發表了演講。雷軍在會議上表示,外界對小米有期待,但也存在誤解,小米會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在科研創新方面的努力,賦能高端制造業。
在2020 中關村論壇上,雷軍回顧了小米11年來的創業歷程,感慨良多。
他稱,很多人對于小米其實存在天大的誤解,因為小米的模式是代工模型,就認為小米什么都不干,交給工廠生產就行了。其實,小米過去三年前就開始選擇,以做高端裝備為突破口,希望為整個高端制造業注入互聯網的基因。
談起小米,互聯網行業無人不知,褒貶不一。粉絲們愛之入骨,黑粉們咬牙切齒。
但毫不夸張地說,小米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中國手機行業,也將國產手機品牌帶到了新的高度。就連如今的華為,當年也是摸著小米過河的,余承東曾多次在微博上表達要向小米學習。
2010年,小米成立的那一年,也是中國手機品牌發展元年。
40歲的雷軍早就通過金山軟件的工作經歷和各種投資實現了財務自由,站在了人生巔峰,但內心的沖動與渴望依然驅使著他去做一件內心認為很酷的事情——做手機。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夠飛起來。”這是雷軍被人廣為熟知的名言。
雷軍想要做手機并非一時腦熱,而是經過仔細的市場調研。當時,中國的3G網路日趨成熟,國外更是開始大規模測試4G網絡,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必將來臨。而以蘋果、安卓為首的智能手機,剛剛掀起一場新的革命。
手機市場就是那時的風口。
高端手機市場基本被各大外國品牌牢牢地把持著,價格高昂,一款標準配置的手機都動輒數千元。低端手機市場則是品牌混亂不堪,山寨機泛濫。
歷史需要一位變革者,那就是小米。
那時的安卓系統群魔亂舞,各種版本并起。低端機廠商缺乏技術底蘊,很難對系統作出優化與改動,反倒是裝了一段垃圾軟件,手機運行非常卡頓。
小米的崛起非常巧妙,抓住了這一痛點問題。剛剛成立的小米公司不做硬件,而是針對剛剛誕生不久的安卓系統進行了深度研究,發布首個MIUI版本。
一炮而紅,吸引了大批MIUI粉絲,甚至一度掀起刷機狂潮。
2011年,MIUI發布一周年之際,小米憑借積累下來的粉絲,順勢發布了首款小米手機。強悍的處理器配置+1999元的價格,瞬間引爆了發布會現場的氣氛,半天預訂超30萬,小米成為第一個火爆成功的國產手機品牌。
小米一改傳統手機廠商重資產、重制造的模式,將互聯網模式引入手機行業,直接打通供應鏈,節省大量成本,造就出性價比神話。
然而,這也為小米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筆。互聯網模式一個很大的缺陷在于,對于供應商而言,沒有太大的話語權。輕庫存的線上銷售模式,常常導致鋪貨量不足,一機難求。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耍猴、低端、性價比成為小米甩不掉的標簽,成為桎梏它發展的緊箍咒。
小米開始了一系列動作來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去年小米MIX Alpha的發布也讓人們意識到,小米的技術底蘊真不差。
但直到2020年,小米10的出現,小米手機才終于擺脫過往,看到了重獲新生的機會。
小米黑燈智能工廠的曝光,更是徹底改變了外界對于這家公司的印象。整個工廠實現24小時熄燈生產,智能全自動化產品線專門用來制造超高端手機,是真正的高端制造。
據悉,該工廠除了上下料之外,整個產線是一個人都沒有的,可實現1秒1臺的生產效率,足以代表今天智能制造領域的最高水平。
論壇上,雷軍興奮地表示,這個產線上所有設備,除了貼片機,全部是小米自研的,或者是小米投資公司的。對于雷軍而言,這是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雷軍稱,小米今年在科研投入超過100億,是科創板所有上市公司研發成本總和的一半。小米公司一直堅持著三大鐵律,包括以技術為本、永遠堅持性價比、做最酷的產品。其中,“以技術為本”始終放在首位。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倪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