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美國針對華為的新一輪制裁即將正式生效,華為芯片進口及代工渠道無疑將會遭到封鎖。
9月15日,美國針對華為的新一輪制裁即將正式生效,華為芯片進口及代工渠道無疑將會遭到封鎖,不僅如此,最近,美國正在考慮將中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SMIC)加入貿易黑名單,而對抖音TikTok、微信Wechat等中國互聯網公司進行不公平的封殺力度也逐漸加大。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將持續對中國企業施壓,來轉移其國內諸多的矛盾和問題。
不過,即使是如此枉顧全球化的霸權行徑,在遭遇硬骨頭公司后,也只能自顧打臉,不僅暫停了這家公司在美市場禁令,甚至連其軍方也只能給美國政府施壓,悄悄恢復了對該公司產品的批量購買。
讓特朗普及其美國政府對此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的這家公司,正是中國的大疆。
TealGroup的數據表示,以大疆為代表的中國無人機企業已占據全球85%的市場份額,而在美國,大疆無人機占據了其70%的市場份額,以絕對優勢成為無人機市場的鰲頭。
大疆起源于中國深圳,創始人是有著“80后任正非”之稱的汪滔。2005年,還在香港科技大學讀書的汪滔就開始了無人機技術研究,并于2006年在深圳創立了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7年后,大疆憑借強穩定性、高品質和高性價比迅速占領全球市場,成為中國企業史上獨特的星光。
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大疆的能夠在不離開深圳的情況下,找到生產無人機所需要的全部部件,無論是支架、遙控器、螺旋槳、平衡環……每一個零部件都是自主產權。日本經濟新聞社和調查公司曾對大疆生產的無人機進行分解,他們發現,在大疆產品的230種零件種,約有8成是通用品,也就是說,如果美日想要造出大疆,是完全有可能的。
美國最開始似乎也是這么以為的,在美國國籍貿易委員會針對大疆的337調查仲裁過程中,美國公司一直想要制作出取代大疆的產品,但最后卻發現,他們也許可以研制大疆的競品,卻無法企及大疆超高的性能和品質,哪怕是以頂尖科技制造為優勢的日本,也稱想要造出與大疆并駕齊驅的產品,要投入2倍或者更多的成本。
隱藏在成本背后的,是強大的技術專利,這是大疆“硬氣”的根本。
一份201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大疆創新已在全球提交超1500件專利,獲得專利授權400多件,可以說,如今的大疆無人機在結構設計、電路系統、無線通信控制系統上基本處于壟斷地位。
大疆無人機受到全球極客追捧的原因還在于其空中攝影技術,自主研發的攝像頭,具有自動跟蹤和回避障礙物的黑科技,一下子與競爭對手拉開了距離,航拍的高清攝像頭和防抖技術清晰、穩定,即使是專業的電影、藝術拍攝也足以駕馭,
大疆的作用不僅限于此,在影視、農業、救援,甚至軍事當中,大疆都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美國陸軍司令部稱大疆正在“竊取數據”,全軍禁用大疆。但很快因為無法找到大疆的替代品,不得不悄咪咪的表示“我們試了美國本土的Tiny Whoop、Ebee、3DR Solo,但都比不過大疆,由于作戰任務緊急,希望能特批采購35架大疆無人機……”
(大疆被廣泛用于農業播種、緊急救援、森林防火等領域)
更有趣的是,追溯大疆的超級進化史,還要感謝美國。
一開始,大疆想要和美國的GoPro合作,使用GoPro先進的運動攝影技術。結果GoPro貪心不足,不僅要超高的利潤分成,還妄圖搶占大疆的市場。
于是,大疆意識到,要想站穩腳跟,必須自主研發!
2015年3月,大疆推出精靈3,開始使用自主研發的相機功能和圖傳功能,把無人機的集成度大大提高,一下子讓GoPro望塵莫及。不到一年后,進階版的精靈4又具備了自動避障、指點飛行和視覺追蹤的黑科技,至此,GoPro已經被大疆遠遠超越,再也不可能追的上。
大疆憑借著超高的性能和極低的價格,迅速占領美國市場,GoPro被迫降價,再后來,GoPro宣布裁員,并退出了無人機市場。
即使在被美國瘋狂封殺的2年間,大疆的市場份額依舊上升了2個百分點,大疆以勢不可擋的姿勢成為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同時也以強力姿態展示了中國智造的力量。未來,大疆依然還會受到美國的各種打壓,但我們相信,將專利與技術自主權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在保持持續創新與獨立的基礎上,就不用懼怕任何強權與不公,想要靠權謀封殺,制造商業不平等的,終究只能變成一場笑談。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趙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