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印度ANI新聞網消息,9月2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公告,宣稱禁用118款中國APP,理由是“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其中,包括《絕地求生》手游、企業微信、微信讀書、新浪新聞、手機淘寶、優酷、支付寶等中國APP被列入禁用名單。至此,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無一幸免,接連遭印度政府暴力禁用
據印度ANI新聞網消息,9月2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公告,宣稱禁用118款中國APP,理由是“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其中,包括《絕地求生》手游、企業微信、微信讀書、新浪新聞、手機淘寶、優酷、支付寶等中國APP被列入禁用名單。至此,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無一幸免,接連遭印度政府暴力禁用。
今年年初疫情爆發后,中印兩國關系就降至冰點,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經貿中不斷突破底線,抵制中國制造的行為愈發激進,這一次,更是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完全無視公平交易的貿易準則。
印度政府為何明知違反世貿規則,依然堅決禁止中國APP?其實這背后凸顯了印度嚴峻的產業鏈失衡和經濟下行問題。
眾所周知,印度是IT人才的搖籃,1981年,印度公司Infosys成立,面向全球客戶提供IT咨詢與軟件服務,并持續培養印度IT人才,Infosys 在2000年位列全球20強,與微軟、英特爾、3M等跨國IT公司形成長期的戰略聯盟和市場伙伴關系,2008年,國際外包專業組織發布全球軟件出口100強中,Infosys和埃哲森、IBM名列全球前三名。
(印度軟件公司Infosys圖片源自網絡)
毫無疑問,Infosys開啟了印度軟件外包服務的黃金時代,它和Wipro、TCS(印度的另外兩家大型軟件服務公司)等軟件公司造就了班加羅爾的繁榮和印度在世界范圍內的IT產業集群形象。鼎盛時期,美國60%以上的軟件制造和服務來自于印度公司,而隨著印度IT產業發展和工程師文化普及,大量印度籍員工涌入硅谷,據統計,在微軟谷歌這種大型的全球化公司,印度員工占據比重近20%。
不過,印度IT產業的黃金時代正在加速度逝去,長期的外包服務,讓印度缺少了對于核心互聯網產品的深入研究,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和對低端IT服務勞動力的替代,外包服務價值在不斷縮水。
人才和市場需求的不對等,也正在加速印度IT產業的落寞。在印度,軟件工程的高薪吸引了大批年輕印度人進入該領域,從2011年到2017年,印度計算機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人數增長了近兩倍,但截至2019年,計算機工程專業學生就業率已不足40%。Hfs Research預計,到2022年,自動化技術還將進一步導致就業率降低至少7.5%,占據印度IT行業大多數的軟件測試等低端技術職位的用工需求會受到更大的打擊。
(印度IT產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最后,由于印度IT產業長期過分依賴美國,造成了其內部的機構化問題,尤其特朗普時代到來后,他本人對外包業務的敵意,尤其是對于H-1B簽證申請的嚴格控制,直接影響了印度軟件外包服務的發展。
于此同時,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卻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發展迅速,并不斷拓展海外市場。與印度只擅長外包軟件服務相比,中國的超級計算機、核控制系統、北斗導航等市場規模超過印度20倍,甚至100倍。
在美國,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IT公司甚至因強大的技術革新力受到美國單方面的不平等壓制。同時,中國先進的軟件服務和技術也正在成為印度軟件服務更好的替代品,2017年,騰訊市值超過Facebook,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技術公司,同時也以超5300億美元的市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腦游戲開發商,而與騰訊并駕齊驅的阿里巴巴在2017年度市值也將近5000億美元,而2016年底,印度國家全年GDP也僅為2.26萬億美元。
2020年初,新冠疫情導致印度國內GDP暴跌23.9%,就業形勢、貧富差距、社會問題進一步加劇,間接導致了印度IT產業低谷提前到來,以上種種,也是今年以來,中印關系愈發緊張的經濟根源。
(印度經濟正遭受重大沖擊 圖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網)
但印度對于中國制造業和中國IT業的不良抵制顯然對其經濟振興沒有任何好處,畢竟,嚴重的貧富差距、過分依賴外包服務造成的核心技術缺乏,以及印度國內長期的結構性經濟失衡,才是造成其軟件大國沒落的根源。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困境,此時的印度應當以公開透明的世貿準則和開放包容的心態進行內部調整,與中國IT業者建立共贏機制,強制禁止和固守自封,顯然都是不理智的。
編輯/趙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