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B站Q2季度凈收入同比增長70%,毛利潤同比增長140%,但整體虧損卻同比擴大81%,達到5.67億。
洶涌的后浪如潮水般襲來,B站朝著未來狂奔,渴望著發展與擴張。8月底,嗶哩嗶哩官方正式發布Q2季度財報,其中營收同比增長70%至26.2億元人民幣,MAU同比增長55%達1.72億,DAU同比增長52%達5100萬,月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105%達1290萬。
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B站Q2季度凈收入同比增長70%,毛利潤同比增長140%,但整體虧損卻同比擴大81%,達到5.67億。
原因是營銷支出的大幅增長,同比增長181%,高達6.75億元。效果卻不怎么樣,盡管B站的月活、日活、付費用戶的同比增長數據都非常出色,從環比來看卻呈現小幅度下降的情況。
一直以來,B站都是中國互聯網社區里特殊的存在。小眾、二次元、動漫、番劇、鬼畜,甚至是“同性交友網站”,過去的B站身上貼著很多標簽,雖然有著獨樹一幟的內容氛圍,但總體而言,還是屬于圈地自萌,一群有著共同愛好的人,聚集在主流社會之外的一個小角落里。
然而,市場是殘酷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就帶來了一個悖論,B站用戶希望平臺維持現有的圈子,始終成為他們心中的“二次元凈土”,但B站想要在激烈的互聯網競爭中存活下來,就需要不斷地追求新的增長,通過“破圈”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一年多來,我們看到了B站越來越多的“破圈行動”,大量資金被投入到營銷推廣中。我2014年開始接觸B站,當時完全是通過二次元愛好者的自發推薦才知道,很少會在外界看到B站的廣告。
而自從“破圈三部曲”《后浪》、《入海》、《喜相逢》的營銷成功,我在越來越多的平臺上看到了B站的廣告。從知乎,到電視,再到電梯,B站似乎無處不在。整個的B站的基調也出現了變化,從原來的二次元社區轉變為泛互聯網內容社區。
在2020年Q1季度中,B站破圈營銷是卓有成效的,月活、日活、付費用戶等數據都呈現出大幅增長,為什么Q2季度反而會負增長呢?
一方面是疫情對于在線視頻的業務紅利期已過,另一方面則是B站的用戶增長已經開始觸摸天花板。市場是有極限的,只不過在疫情期間被特殊擴大了,現在疫情影響基本消除,整體份額也就回歸正常。
B站想要擴大商業影響力,就必須從其他方面入手,最關鍵的便是用戶流量的穩定與轉化。在中國互聯網圈,B站是最接近YouTube的視頻社區,但它缺少一個重要的商業化模塊——貼片廣告。
B站曾經是二次元小眾圈子,創始人出于種種考慮,曾經承諾永遠不加貼片廣告。這算是B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面對其他視頻網站,動輒60秒甚至120秒的開頭廣告,B站的觀看體驗實在好太多了。
但也這也意味著,B站喪失了視頻網站流量變現的主要商業化形式,以至于每年都是靠游戲收入撐著,網站則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YouTube的廣告形式是一種非常成熟,并且雙贏的商業模式。網站可以從廣告商那賺到大筆收入,視頻創作者也能分享廣告主收益,激發出更大的創作熱情。
人都是要賺錢的,不能指望每一個UP主都用愛發電,單靠B站的激勵補貼計劃,無法構建出良好的創作生態。上半年,B站就出現過一批UP主被其他平臺高價挖走的情況,其中不乏一些頭部創作者。
B站的擴張,亟需探索出一種區別于其他視頻網站的新型廣告模式。目前為止,B站嘗試的核心模式分為兩種。
一是在視頻之外的其他模塊增加貼片廣告,包括首頁廣告位、APP開屏廣告、視頻欄旁邊的推薦位等等;二是以UP打造出的個人IP來發展廣告業務,B站作為平臺提供UP和品牌對接的系統性服務,推出花火UP主商業平臺。
其中,如何平衡創作內容和廣告內容,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UP主的粉絲,差異性很大。有的粉絲看見UP主“恰飯”會感到高興,認為有收益,后續還會能更好地產出內容。有的粉絲則非常討厭UP主“恰飯”,甚至會直接取關。
2020年Q2季度,B站的廣告收入約為3.5億,同比增長108%。B站對于廣告業務的探索初顯成效,但未來如何,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