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Uber以2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外賣公司Postmates,將其納入Uber現有外賣業務Uber Eats。
近期,Uber以2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外賣公司Postmates,將其納入Uber現有外賣業務Uber Eats。
這意味著Uber不再僅僅是一家以出行業務為主的公司,主要業務正逐步轉向外賣配送公司。這并不是因為Uber沒有夢想,不想把出行做大做強,而是因為它在正面臨一場生與死較量。
疫情影響下的被迫轉型
毋庸置疑,人們的出行需求在疫情的影響下急劇減少。
8月7日,美國出行服務公司Uber發布了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這一季度,uber實現的總出行次數為7.37億次,同比下滑56%,營收僅22.4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1.66億美元下降29%。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第一季度,uber更是虧損29億美元。迫于營收下滑的壓力,Uber宣布裁減3700名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14%。毫無疑問,如果繼續將出行作為核心業務,Uber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出行受困,外賣現生機
正在uber為叫車業務的下滑一籌莫展之時,旗下的外賣業務Uber Eats突然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產品,這讓uber高層看到了未來的突破口。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外賣業務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達到68%。
在這種情況下,Uber毅然向Postmates押下重注并將其未來業務的核心。據市場研究公司Edison Trends的數據顯示,在收購Postmates后,Uber Eats將占據美國外賣服務市場37%的份額。據悉,Uber此次的重金收購,看中的不僅僅是市場份額。Postmates的技術和雇員很可能會被用于配送食品、雜貨、藥品、家庭用品、設備以及包裹,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獲得所需的大部分物資。
科斯羅薩希表示:“長期以來,Uber和Postmates都秉持同一個信念,那就是像我們這樣的平臺,要做的不僅僅是外賣,在外賣之外,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服務。”
科斯羅薩希的邏輯是這樣的:“一旦他們試過,就會愛上它們。”“我的意思是,按下一個按鈕叫來汽車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按下一個按鈕就能品嘗到來自當地餐館的美味佳肴,也是一個神奇的時刻。坦率地說,一旦你體驗過,就會不可割舍。”這一戰略不僅能夠應對當下的困境,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不得不說,Uber這步棋走的十分巧妙。疫情時期,人們對外賣的需求增大無可厚非,疫情過去之后,“外賣”或許也會成為風靡美國的一種生活方式。
“外賣”、“出行“,并駕齊驅
為了鼓勵用戶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去嘗試使用Uber Eats服務,Uber對App的設計也進行了改良。界面設計中外賣服務的圖標開始與叫車服務并列出現。
Uber全球出行產品主管Peter Deng表示,決定調整App界面的那一周非常瘋狂,在與相關負責人逐一溝通后,他們這個想法被匯報給了CEO科斯羅薩希。萬萬沒想到,整個過程沒有超過30秒,CEO就拍板同意,這一改革進展的十分順利。
后來,Uber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薩希(Dara Khosrowshahi)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對外賣業務的期待非常之高,他說:“我們確實在外賣業務Uber Eats上加倍努力,不僅配送食品,還擴展到了商品配送、線下雜貨和其他必需品等相鄰領域。”“這些領域的增長速度相當驚人,不僅對我們的業務有好處,對每個城市的餐館和商店來說,也是一條真正重要的生命線。我們的客戶都想在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困境中生存下去。”
原來Uber的目標是將這些服務真正融入用戶的生活,讓用戶形成一種習慣。科斯羅薩希表示,“我們想要使打開Uber應用成為用戶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不僅僅是在需要打車的時候才會想到的事情。”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Uber正全力拓展配送業務,使其更加方便和完善。當Uber真正實現這一目標的那天,改變的或許將不僅僅是公司的現狀,而是全美用戶的生活。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