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據外媒報道,聯發科今年會繼續推出新的5G芯片,包括天璣600系列和天璣400系列。此舉將進一步豐富聯發科自身的產品線,形成高、中、低端的全面覆蓋,提升與各大手機廠商的合作空間。
近日,據外媒報道,聯發科今年會繼續推出新的5G芯片,包括天璣600系列和天璣400系列。此舉將進一步豐富聯發科自身的產品線,形成高、中、低端的全面覆蓋,提升與各大手機廠商的合作空間。
目前聯發科已經完成了中高端的布局,天璣1000系列有天璣1000 Pus天璣1000、天璣1000L三款,天璣800系列也有天璣800、天璣820兩款,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下了不少訂單。
更關鍵的是,華為今年由于禁令原因,也開始與聯發科合作。華為暢享Z/暢享20 Pro、榮耀Play4、榮耀30青春版、榮耀X10 Max這些走量的機型均采用了天璣800系列芯片,價格在1500~2000之間,恰好處于中端價位。
據官方資料顯示,聯發科Q2營收直接創造了45個月以來的新高,盡管還沒有在高端站穩跟腳,但也算是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畢竟以前聯發科一直是低端機的代表,很少有廠商會在自家的中高端手機上用聯發科芯片。唯一喜歡打磨聯發科芯片的廠商只有魅族,現在自己還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
事實上,在智能手機剛剛發展之初,聯發科口碑是比高通好的。當時的手機還不像現在這樣,一個軟件就要幾G的空間。各種媒體還是以圖文消息為主,看小說是主流的娛樂消遣方式,手游還是剛剛發展的小眾愛好,熱門游戲幾乎全是休閑類。
當時,人們的普遍觀點是聯發科發熱低,續航好;高通打游戲強,但發熱嚴重。高通驍龍綽號“火龍”,小米人稱“暖手寶”,那句“為發燒而生”不只是單純的口號,更是精準的用戶定位,只有愛好游戲的發燒友才會買小米。
聯發科的沒落有它自身的原因,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的軟件生態也越發復雜。大型游戲、軟件的出現,讓手機對芯片性能的需求開始增多,聯發科單核性能薄弱的弊端顯現。
然后就是眾所周知的“一核有難,十核圍觀”,聯發科一度是手機圈內響當當的笑話。由于技術存在缺陷,即使是高端處理器,也往往高配低能,核心數猛堆,卻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彼時的小米慢慢發力,利用互聯網營銷將高通打造成性能的代名詞。高通的技術也確實強悍,將發熱控制在了消費者能接受的范圍。一般情況下,用戶是感知不到發熱情況的,只會感覺用起來流暢不卡。而打游戲發熱是因為性能全開,解釋得非常合理。
聯發科不是沒想過掙扎,但它對產品的把控力度實在太差。想進軍高端市場,結果自家的旗艦芯片能同時出現在OV的高端機和小米的千元機上,聯發科逐漸淪為低端機和智商機的常客。
原以為,聯發科會就此沒落,從此靠低端芯片混吃等死。誰曾想,5G網絡時代剛到,聯發科就甩出一張王牌——天璣1000:7nm制程工藝,4顆A77大核+4顆A55小核,主頻2.6GHz。雖然麒麟和驍龍的旗艦芯片相比還有些差距,但差距并不大,在數據通信、游戲運行、功耗測試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現,至少符合它旗艦級芯片的定位。
天璣1000系列和天璣800系列的成功顯然給了聯發科信心,天璣600系列和天璣400系列的出現幾乎是水到渠成。中低端是它的基本盤,不能為了發展高端市場而被高通的驍龍6系和驍龍4系偷了家。
新出的天璣600系列和天璣400系列則屬于中低端芯片,都會集成5G基帶。據爆料稱,天璣600系列將會使用7nm工藝,核心數尚未確定,可能是八核A55或者雙核A76+六核A55。天璣400系列,傳聞會使用臺積電6nm工藝。
由聯發科的定位就可以看出,這兩款芯片很可能會被用于千元機甚至百元機等低端入門產品。屆時,換機成本大大降低,5G手機將真正得到普及。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