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吹風機品牌你會想到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戴森了。2018年時,戴森吹風機推出了一款新的吹風機,憑借“不傷頭發”這一特點在眾多吹風機中脫穎而出,雖然價格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但仍有很多人愿意為了更好的體驗買單。
提起吹風機品牌你會想到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戴森了。2018年時,戴森吹風機推出了一款新的吹風機,憑借“不傷頭發”這一特點在眾多吹風機中脫穎而出,雖然價格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但仍有很多人愿意為了更好的體驗買單。
不過,很多人在用過戴森吹風機后都覺得自己被收了智商稅。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戴森吹風機的實際體驗并不像傳說中那么“神乎其神”。比如說戴森官方宣稱噪音小,但很多人用過之后都反應并沒有多小,只是說聲音沒那么難聽;其次,戴森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不損發質,這也是讓很多女生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但是同樣,用過戴森的很多人都覺得戴森并沒有營銷吹得那么優秀。
當然,戴森的吹風機相較于普通的吹風機肯定也是好點的,比如顏值更高、機身非常輕、風機更強、吹起來會更快干一些,但花了3000元買的吹風機就這么幾個好處,未免讓消費者覺得自己被收割了“智商稅”。
有意思的是,在吹風機上被嘲有“收智商稅”之嫌的戴森,在其它一些領域也“被收智商稅”了。近日,英國首富、戴森CEO詹姆士·戴森在接受采訪時自曝公司取消電動車項目。
據了解,戴森電動車項目啟動于2017年,投入人力600人左右,在燒掉了5億英鎊(約合42億人民幣)的自有資金后,創始人戴森在去年10月放棄了開發電動汽車的計劃。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戴森本人的這42億人民幣,整個項目投入的200億左右都被燒掉了。戴森表示,生活就是這樣“充滿風險和失敗”。
可以看到,這個被譽為“家電愛馬仕”的高端品牌,在其一直夢想的電動車領域并不太順風順水。此外,除了電動汽車,前些日子戴森公司還斥資約2500萬美元,利用公司現有的電機技術制造出一款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機。
遺憾的是英國政府表示并不需要其研發的呼吸機。詹姆斯·戴森稱,他并不后悔自己公司在開發呼吸機的CoVent項目上所投入資源。
有網友稱:靠吹風機收智商稅的戴森,終于也有被收智商稅的一天。確實,就比如戴森在電動汽車上的失敗,除了是首款產品定位有失,還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其低估了制造一款汽車的難度。汽車是高密度技術產品,即便是電動汽車也需要超過一百個零部件組成。這些零件該如何布局規劃、各部件測試標準如何制定,需要跨界造車者慢慢探索。
而這些,并不是簡單的像電吹風一樣做做營銷就能夠成功的。你覺得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卞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