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豐巢快遞柜收費一事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先是杭州一個小區停用了豐巢快遞柜之后引發了一定程度的快遞配送混亂,后又有上海一家因豐巢超時收費而停用的小區發出致豐巢的公開信,引發網友對于快遞柜是否在虧損運營的討論。可以說,這0.5元/12小時的快遞柜收費標準,讓豐巢變得焦頭爛額。
近日,豐巢快遞柜收費一事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先是杭州一個小區停用了豐巢快遞柜之后引發了一定程度的快遞配送混亂,后又有上海一家因豐巢超時收費而停用的小區發出致豐巢的公開信,引發網友對于快遞柜是否在虧損運營的討論。可以說,這超過24小時后0.5元/12小時的快遞柜收費標準,讓豐巢變得焦頭爛額。
在眾多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提到了這個現象,很多快遞員并不會在包裹放入快遞柜之前詢問用戶,他們大多數都是采用“先斬后奏”的方式,直接將快遞放入快遞柜之后,再打電話或者發短信通知用戶。而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第二十五條快遞暫行條例顯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但是,當面簽收快遞越來越變得不可能。雖然很多商家在消費者網購的時候都會提醒,注意當面簽收,避免貨物出現問題,但是發展到今天,快遞柜或者是驛站接收點,漸漸成為給快遞員提供方便的場所,他們把快件往里面一放,讓客戶自己在手機里翻查快遞信息,尋找物流軌跡。
如果接收點是菜鳥驛站的話會好一點,至少可以在驛站拆封確認貨物的好壞,但是有一些小區的接收點則是門衛站,小區的門口,門衛也沒辦法負責貨物的安全性。在這種情況下,倘若快遞貨物沒有問題,用戶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去了,但是一旦出現問題,用戶就是吃虧的一方。
其實,這種遇到這種情況,用戶是有權投訴的,而且產生的費用和后果應該由快遞公司承擔。近日,山東省郵政管理局就明確回應,未經收件人允許將快遞放在快遞柜,屬于投遞不規范行為,可以投訴;福建省消委會也明確表示,未經收件人同意,快件存入快遞柜產生的費用應由快遞公司承擔。
這種用戶的質疑和訴求其實是指向了快遞行業服務質量尤其是用戶驗收權的喪失。早在2014年快遞柜進入快遞市場的時候,快遞柜剝奪用戶驗收權的質疑就已經鋪天蓋地而來,也曾多次被媒體報道,但似乎并沒有得到眾多快遞企業的重視,也沒有注意管理,反而放任自流。如今豐巢快遞柜收費一事,將這個問題再次擺上臺面也是給廣大快遞企業們提個醒,如果繼續這樣放任下去,這次遭殃的是豐巢,下次可能就是你自己。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基晶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