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00520)FY19凈開店數創歷史新高,公司將優化管理機制
摘要:餐廳網絡擴張推動全年收入增長+27.4%至60.3億元。FY2019全年營收增27.4%,主要得益于1)凈開店190家(136家呷哺,54家湊湊)。截止2019年底公司餐廳數達1124間(1022家呷哺,102家湊湊),餐廳營收增27%至58.7億;2)調味品產品銷售增55%至89.6百萬;3)外賣進一步擴展(2019年覆蓋84個城市,2018年為63個城市)。毛利增29%至38億元,在行業面臨原材料壓力時,公司毛利率仍提升0.8pct。
餐廳網絡擴張推動全年收入增長+27.4%至60.3億元。FY2019全年營收增27.4%,主要得益于1)凈開店190家(136家呷哺,54家湊湊)。截止2019年底公司餐廳數達1124間(1022家呷哺,102家湊湊),餐廳營收增27%至58.7億;2)調味品產品銷售增55%至89.6百萬;3)外賣進一步擴展(2019年覆蓋84個城市,2018年為63個城市)。毛利增29%至38億元,在行業面臨原材料壓力時,公司毛利率仍提升0.8pct。
IFRS16提升公司費用率,加之大額一次性的稅費調整,導致凈利下滑37.7%;若不考慮該影響,公司稅前利潤跌1.5%。由于會計準則變動,公司物業租金、折舊及攤銷、其他收益及虧損和融資費用等費用受到明顯影響,費用率提升,稅前利潤同比-17.4%。若不考慮該影響,公司稅前利潤同比僅下挫1.5%,相對穩健。而由于公司期內改變稅務標準,大陸向香港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進行一次性調整,使得公司期內有效稅率提升18pct至42.2%,但預計此后公司以香港利得稅繳納的稅率將明顯下降。
凈開店190家,翻座率同比下降0.2次/天,但較19H1改善明顯。門店擴張:2019年全年凈新開190家門店,呷哺呷哺全年共開189家,關閉53家,凈開136家;湊湊凈開54家;公司全年開店數創新高。翻座率:FY2019全年翻座率為2.6次/天,相較于2018年有0.2次/天的下滑,主要受到加速開店的影響,但較19H12.4次/天的翻座率改善。同店銷售:FY2019呷哺同店總數為809家,同比+16.9%。FY2019同店增速為-1.4%,FY2018為2.1%。其中,上海及東北地區下滑明顯,除區域性擴張加密及管理未成熟影響同店表現外,受期內宏觀環境疲軟影響,公司實施了更多促銷活動。
我們的觀點:公司FY19收入勝我們預期,原材料成本控制亦得當,下半年經營情況改善明顯。全年ASP亦提升4.7%至55.8元,湊湊收入亦同比+116%至12億元。短期看,截止3月底,公司已重開866家門店。我們預計公司Q1/Q2收入將受50%/40%的影響,下調公司FY20收入預測22%;而由于公司租金折舊等費用相對固定,加上約4成員工成本較固定,我們下調公司FY20歸母凈利潤至1.7億(較此前未考慮IFRS16的FY20E變動為-75%,較經過IFRS16調整后的預測變動為-63%)。但中期看,公司將進一步加強人員管理,實施區域總經理負責制,下放權限并優化考核。我們認為新的制度有利于公司因地制宜地發展。公司亦收回如客戶滿意度評判及考察等權限,有利于加強品控。19H2的企穩亦驗證了公司管理優化的初步效果。展望2021年,公司有望加速拓店,預計呷哺/湊湊凈開店將超100/60家,隨著呷哺逐步企穩及湊湊的擴張,公司業績有望迎來改善。我們預計公司FY20/21/22EPS為0.16/0.53/0.63元(變動:-75%/-32%/NA),公司現股價對應21E/22E EPS為10.7/9倍,處歷史相對低位。由于行業受短期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明顯,且市場情緒波動不利于提振估值,我們下調公司目標價20%至11.5港元,對應21/22年PE19/16倍,維持買入評級。
呷哺呷哺(00520)FY19凈開店數創歷史新高,公司將優化管理機制。
編輯/童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