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悉,華為新手機P40系列發(fā)布后,余承東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大量投資攝像頭,每部P40上的攝像頭成本是100美元,甚至可能超過100美元。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攝像頭依舊非常重要,華為不會停止相關研發(fā)。
據悉,華為新手機P40系列發(fā)布后,余承東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大量投資攝像頭,每部P40上的攝像頭成本是100美元,甚至可能超過100美元。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攝像頭依舊非常重要,華為不會停止相關研發(fā)。
此前,國外多個科技媒體均曝光了華為P40系列的歐洲版售價,其中128G版的華為P40售價為849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650元),而256GB存儲的P40 Pro售價為1139歐元(折合人民幣約8911元)。
可以說,100美元(折合人民幣620元)的攝像頭占據了整個手機售價的很大一部分。很多人應該不太清楚100美元的攝像成本在眾多手機中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水平。
據了解,手機如果只看BOM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成本的話,是非常便宜的。市面上90%的手機BOM成本都不會超過1000元,包括一部分旗艦機的成本。現在一個P40的攝像頭成本就有100美元甚至更多,無疑是非常高的。當然,100美元中包含的不僅是物料成本,手機廠商們還需支付相應的管理成本、商務成本、人力成本、研發(fā)成本等,其中研發(fā)成本才是大頭。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等手機廠商們還是選擇在攝像頭上狠下手筆,單攝、雙攝早已過時,三攝才是基本配置,更有四攝、五攝、六攝,蘋果的“浴霸”已經不算什么,諾基亞甚至搭載了五顆后置鏡頭,被調侃為“花灑”。還有的品牌最多的據說“喪心病狂”地配備了16顆攝像頭。
可能有人會奇怪,搞這么多攝像頭,不會增加成本么?為什么不能像相機一樣,直接搞個變焦攝像頭?其實,手機安裝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實在是一種無奈之舉。眾所周知,照相時要想實現光學變焦,就必須依靠鏡頭組的前后移動,這就需要一個較大的軸向距離。
顯而易見,智能手機無法提供這樣的距離。因為手機超薄的身體里,容不下變焦鏡頭,或者說不能容下大變焦比的鏡頭。所以,很多手機都選擇采用了定焦鏡頭的組合。得益于華為、三星、小米、OPPO領先發(fā)力多攝的貢獻,本是銷量主力的中低端手機如今也陸續(xù)地搭載了四攝。
不管怎么說,現在看來,多攝已成大勢,國產手機價格越來越貴也仿佛成為一種必然。對于這種現象,你怎么看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卞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