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國引發一場全民行動。秉承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法則,“中國速度”再次震驚世界。日前,火神山醫院正式開始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僅用10天就完成了醫院建設。而在這次肺炎疫情防控中,5G技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下面就來盤點一下肺炎疫情防控背后的那些5G黑科技。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國引發一場全民行動。秉承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法則,“中國速度”再次震驚世界。日前,火神山醫院正式開始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僅用10天就完成了醫院建設。而在這次肺炎疫情防控中,5G技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下面就來盤點一下肺炎疫情防控背后的那些5G黑科技。
作為定點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病患醫療機構的武漢協和醫院和同濟天佑醫院,一直承擔著治病救人的重任。醫院里,導診臺是人流量最大、最擁擠的區域。而近日上線的2臺5G云端智能機器人,通過幫助醫護人員執行導診、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助力病區醫護人員減少了交叉感染,提升了病區隔離管控的水平。
而其中一臺消毒機器人不僅可以在疫區內進行醫藥配送,還可以適配消毒藥水。然后通過5G云端操作,便可按照規定的路線完成消毒清潔任務,清潔過程不需要人工操作,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清潔效率,也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員長時間在病區工作而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抗擊疫情期間,戴口罩、測體溫成為人們進出公共場所必做的“兩件大事”。人工測量體溫,不僅需要投入人力,也增加了人員接觸帶來的安全風險。日前,這一問題在技術上迎來突破。在廣州南沙萬達廣場一款名為“千巡警用巡邏機器人”的升級版5G 機器人,可實現紅外線5米以內快速測量體溫,同時也能識別過往人員是否戴口罩,并通過不停來回喊話,提醒市民時刻注意個人安全防范。
據悉,這款機器人是目前國內首款用于測體溫的巡邏機器人,它一次性可以測量10個人的體溫,而且誤差僅在0.5℃以內。并且還會跟著人員隨意移動,實現快速記錄。如果測量溫度超過了設定值,或發現行人不戴口罩,機器人便會立馬啟動報警系統。如今由機器人“執勤”,不僅有效節約了人力,同時也有助于避免人員的交叉感染。
如今全國各地即將進入到返工高潮期,如何高效地對客流量較高的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人員進行溫度檢測就變成了一件較為棘手的事情。而由中國聯通利用5G網絡開發出的5G+熱成像人體測溫信息化平臺,就成功解決了人體測溫的效率問題,對新型肺炎的傳播起到較好的控制作用。
從人工手持測溫升級至自動檢測,不僅更加精確,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利用大數據平臺結合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在密集區域快速發現溫度異常人員,并且搭配了自動報警系統,讓疫情無所遁形。
而在此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中,還有許多5G的黑科技。例如,5G熱力成像測溫系統、5G VR疫情遠程診療開通、超過1億網友通過觀看“雷火雙神山”醫院建造的5G高清實時直播等。科技給人以驚喜,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運用,相信在科技助力下,疫情防控下的可喜變化會越來越多。為5G技術加油,為中國加油!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顧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