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拔網線”一詞,然而最近這一幕在生活中真正上演了。據媒體報道,印度關閉阿薩姆邦和梅加拉亞邦互聯網,這一情況已經持續數十個小時。此舉是為了控制一項具有爭議性且影響廣泛的新公民條例的抗議。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拔網線”一詞,然而最近這一幕在生活中真正上演了。據媒體報道,印度關閉阿薩姆邦和梅加拉亞邦互聯網,這一情況已經持續數十個小時。此舉是為了控制一項具有爭議性且影響廣泛的新公民條例的抗議。
據了解,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擁有6.5億互聯網用戶,而阿薩姆邦和梅加拉亞邦擁有3200萬用戶。這次“拔網線”意味著這3200萬用戶都不能使用互聯網了,而且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官方消息通知這兩個地方的互聯網服務何時恢復。
2019年是互聯網問世的50周年,經過這些年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借由此事,我們不妨想想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生活突然離開了互聯網,那么又會是怎樣一個情形呢?
從最簡單的來說,如果斷網了,我們日常使用的微信就等于徹底崩潰,我們聊不完的群聊、刷不完的朋友圈、搶不完的紅包都會在那一剎那停止;大街小巷的店鋪里貼著的二維碼收款碼將再無用武之地,社會又重新回歸開始使用現金;我們想要獲取外界知識,也不能通過各種搜索引擎在網絡上尋找答案;想點美團外賣、想滴滴打車都會變為不可能。
而各種廠商們也會遭遇各種麻煩,網上售賣不耐儲存貨物的商家大量倒閉;公司間無法聯系或轉賬,損失巨大;股市、期貨、外匯、黃金、原油交易等很多高頻交易離開計算機全自動控制全部崩潰;連劇組拍攝的電視劇、綜藝都不能上傳網絡……
公共基礎服務上也會出現問題,比如航空、鐵路運行是靠網絡來調度指揮,沒有網絡,交通將被迫中斷,空中飛行的飛機,海洋上漂泊的船只,鐵軌上運行的火車全都戛然而止。
有人說,這樣不就等于回到原始社會了么?一切都要重塑。這倒也是,但某種程度上也不算,我們現有的物質基礎比原始社會要高,我們現有的知識財富依然存在。沒有網絡,我們依然可以再創造出網絡來。
不過反過來想,斷網之后,我們也不用再面對回復不完的工作溝通,不用再飽受騷擾電話、信息泄露的困擾,也不用整體宅在家里抱著手機死守著屏幕……借此機會,我們能更好地放下身心,出門看看,感受暫停下來的社會。你怎么看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卞慧靜